本文转自:河池日报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
本报讯(记者 李诗宇 摄影报道)近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支教团再次奔赴广西宜州区德胜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科教赋能促发展,青春接力育新苗”暑期支教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送去知识与关爱。
课堂上,大学生们依托学院“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深情讲述王启东、阙端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精神内核。孩子们在“科学家的故事”课上全神贯注,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精心设计的“重走西迁路”活动,带领孩子们了解浙大“文军西征”历史,感悟“求是创新”的时代价值。
“动手做科学”成为课堂亮点。支教团精心设计了系列趣味实验:孩子们亲手摇晃混合溶液,制作出梦幻的“荧光瓶”,在暗室中发出幽幽蓝绿光芒,惊叹于化学的神奇;在老师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调配原料、搅拌乳化,成功制作出散发清香的“护手霜”,体验了日用化学品的诞生;通过加热溶解、耐心结晶,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晶体玫瑰”在孩子们手中绽放,直观感受了物质形态的变化之美。这些充满趣味的实验,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奇妙体验。
除了课堂内的精彩,支教团成员还深入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实际需求。同时,积极挖掘当地非遗文化,将壮族山歌、传统手工艺融入教学。结业仪式上,孩子们自信地展示了自编自演的《我的科学梦》诗朗诵和民族舞蹈《扁担舞》,不少孩子还骄傲地带来了自制的荧光瓶和护手霜作为成果展示。
“我们希望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户,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点燃他们的好奇心。”支教团团长袁俊清表示。团队后续将通过图书义卖筹集善款,购置学习用品。
据悉,这已是浙江大学材料学院连续第13年组织学生赴宜州支教。13年来,累计240余名大学生接力参与,服务留守儿童逾1400名,逐步构建起“科学家精神教育引领、学科特色课程支撑、乡土文化传承浸润”的成熟模式,实现了教育帮扶与学生成长的“双向奔赴”。
图为支教团在指导孩子们制作护手霜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
益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