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8点报名单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明早全员到岗!”
面对“两热”的紧张形势,
一场全民防蚊“加时战”的冲锋号角,
由花东镇党委书记王卫华
亲自吹响。
从深夜部署到凌晨调度,
从一线督导到机制创新,
王卫华书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落实好市、区的工作部署,
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打响一场成效显著的
蚊媒防控歼灭战。
一线指挥:
以“全时在岗”筑牢攻坚堡垒
“防控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这是王卫华书记在防蚊部署会上常说的话。8月3日凌晨1点,镇防控指挥部的灯光下映着他俯身看报表的身影,桌上摊开的50个村(社区)的《积水点排查表》《消杀进度表》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鱼塘边的塑料膜、居民楼前的积水坑、空置房的天台花盆等,这些都是蚊虫易孳生区域,必须重点排查,明早6点各组带着清单出发。”他指着蚊媒监测报告上的高风险点,当场敲定“清晨补漏方案”,要求对重点区域实行“消杀——复查——再消杀”闭环管理。
天刚蒙蒙亮,北兴村已是一片“红马甲”海洋。王卫华书记挽起袖子带头清理:“哪怕是花盆底一点积水,也要倒扣!蚊子不跟我们讲情面,防控就得较真!”在他的带动下,120名突击队队员顶着35℃高温开展“拉网式”排查。
在此后的时间里,王卫华书记的身影穿梭在各个村居的大街小巷,九一村书记不禁感叹,正是王书记“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的拼劲,让全村的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
精准施策:
以“绣花功夫”织密防控网络
“数据不会说谎,漏洞藏在细节里。”镇党委书记王卫华始终强调科学防控,更注重把责任拧成“一股绳”。他牵头建立的“三张表”机制,字字句句连着责任:《积水点排查表》明确“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消杀进度表》标注“何时消、消到哪、谁复核”,《消杀人员签到表》压实“岗在人在、责随岗走”。“责任落不实,防蚊就有漏洞,群众安全就没有保障。”王卫华书记在开会中一次次强调。
针对京塘村重点区域的周边防控,他指出,要以疫点为圆心,划小责任单元,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驻村组包巷,清理、消杀、宣传、后勤各环节扎实推进、环环相扣。“看到王书记半夜还在巷口核对消杀记录,我们自家阳台闲置花盆哪还能留?”村民张阿姨的话,道出了责任防控带来的全民自觉。从干部到群众,从重点区域到全域覆盖,一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防控网,在他的推动下越织越密。
成效凸显:
凭“实干担当”守护群众安康
截至8月12日,一组组数据印证了这场“加时战”的成效:排查(整治孳生地)面积19.671平方公里,清理垃圾17076宗,清理垃圾杂物量532.12吨,清理积水23392宗,消杀面积达78.0762平方公里,蚊媒孳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更关键的是,北兴村、九一村、大东村、象山村、花东市场周边等重点片区,一周内两次蚊媒密度检测均达低风险及以下。这背后,是王卫华书记带领花东镇干部职工24小时连轴转的坚守,是他“宁可多跑腿、不能漏一处”的较真,更是他用“白+黑”的攻坚姿态,将责任网络拧成守护群众的“安全网”。
“防控没有下班时间!”王卫华书记在总结会上的话掷地有声,不是结束的宣告,而是持久攻坚的动员令。
当村民笑着收起倒扣的花盆时,当群众主动清理门前的脏污时,花东镇用点点滴滴的“绣花功夫”证明,真正的成效不在一时的数据里,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接下来,花东镇将以更密的责任网格、更实的治理机制,让“低风险”成为常态,让“防蚊意识”扎根民心。
来源:花东宣
编辑:花三文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
益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